1.了解外国投资政策
马来西亚欢迎各行各业的外国投资,并在马来西亚投资发展局(MIDA)等机构的职权范围内提供激励措施。不过,某些行业受到股权限制或需要特定审批,如电信、金融和国防。
主要立法框架:
- 2016 年公司法》:管理马来西亚公司的成立和运营。
- 1975 年《工业协调法》:与制造许可证有关。
- 1986 年促进投资法》:为符合条件的行业提供激励措施。
- 东盟经济法:作为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的成员,马来西亚遵守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区域协定。东盟全面投资协定》(ACIA)为东盟成员国内部的跨境投资提供保护和促进,包括非歧视、资金自由转移和争端解决机制等方面的保障。
2.选择业务结构
外国投资者可以选择多种商业结构,包括
- 私人有限公司(私人有限公司):最常见的选择,因为其责任有限,在大多数行业中可以由外商独资。
- 分公司:适用于旨在马来西亚开展特定项目的外国公司。
- 代表处:用于市场调研或联络等非商业活动。
结构的选择会影响合规要求、税收和运营灵活性。
3.公司注册程序
私营有限公司的注册程序包括
- 名称保留:向马来西亚公司委员会 (SSM) 提交拟议的公司名称以供批准。
- 提交文件:提交公司注册表(表格 13A)及所需文件,如公司章程、董事资料和合规声明。
- 注册费:根据法定股本支付。
- 公司注册证书:成功注册后由 SSM 颁发。
4.获取必要的执照和许可证
对于制造业务,如果资本投资超过 250 万马币,或公司雇用的全职员工超过 75 人,则必须获得制造许可证。其他针对特定行业的许可证可能包括
- 环境影响评估 (EIA) 批准。
- 食品生产的清真认证。
- 地方当局颁发的贸易许可证。
5.股权条件和激励措施
马来西亚的政策允许外资在大多数制造业项目中拥有 100% 的股权。提供的激励措施包括
- 先锋地位(PS):所得税减免最高达 70%,为期 5 年。
- 投资免税额(ITA):对符合条件的资本支出减免 60%。
- 再投资津贴(RA):适用于业务扩张或现代化的公司。
6.就业和移民法
雇用外籍员工需要遵守 1955 年《就业法》,并获得相应的工作签证,如就业准证或专业访问准证。公司还必须遵守当地的劳动法,包括最低工资要求和雇员公积金(EPF)的法定缴款。
7.税收与财务合规
马来西亚的税收制度包括公司税、商品与服务税(GST)以及向非居民支付的某些款项的预扣税。主要义务包括
- 在税务局(IRB)注册。
- 提交年度报税表。
- 保持适当的财务记录,以备审计。
8.争议解决和退出战略
建议投资者在商业协议中加入仲裁条款,因为马来西亚是《纽约公约》的签署国。马来西亚的法律体系提供了通过法院或调解等替代方法解决争议的途径。
清算公司或剥离股份等退出战略必须遵守《2016 年公司法》和其他相关法律。
总结
马来西亚拥有全面的法律框架和极具吸引力的激励措施,为外国投资提供了有利的环境。然而,要想顺利通过监管要求,就必须进行周密的规划,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专业的法律援助。通过了解法律环境,外国投资者可以在马来西亚成功开展合规业务。